今天,和孩子这样讲重阳节

小刘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天,和孩子这样讲重阳节
(图侵删)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

我们迎来传统佳节

重阳节

重阳节起源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

至唐代走入民间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九”为阳数(奇数)之“极”

九月初九,两“九”相重

所以叫“重阳”或“重九”

又因“九”“久”谐音

古人认为这一天

“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习俗

登高“辞青”

与春季踏青相对

重阳时节已经接近深秋

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凋零

此时登高游览,被称作“辞青”

而且此时登高

能适当增强锻炼,呼吸新鲜空气

有助于加强新陈代谢,强健体魄

赏菊,饮菊花酒

陶渊明之后

菊与酒

被视为重阳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在汉族古俗中

菊花就象征长寿

菊花酒也在古代被看作

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它不仅可以明目

还有轻身、补肝气、

安肠胃、利血之妙

遍插茱萸

自唐代起

人们就认为在重阳节

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

或磨碎放在香袋里或插在头上

用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茱萸香味浓

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

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古时称“饵”

一般由稻米粉或粟米粉蒸成

制法因地而异

有时会用枣、栗、杏仁等点缀

显得丰富多彩

因而又称“花糕”

糕与“高”谐音

作为节日食品

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

喜尝新粮的用意

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

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节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学习大国、微言教育、古诗词网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延期开庭怎么申请?上诉期如何算?上海法院疫情期间热点汇总

亚太科技:一季度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7.07%

上海市委常委会传达中央精神,严抓疫情防控

小米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总收入709亿 重回增长

研报:华为Mate60 Pro上线 将引领华为手机销量高增长

中国联通优畅享20 5G正式开售 搭载天玑720售1699起

努比亚Z70 Ultra品鉴会邀一加小米全面屏机主参加

22亿亩、4600万亩、5.5亿吨!“数”说草原增绿扩绿成效显著

特殊时期的MWC 2020 英特尔出于谨慎发布退展声明

“考古中国”最新成果发布 城市考古有哪些新进展

临港集团与中信银行等签订四方“供应链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中山一商人受委托收租金涉嫌职务侵占被公诉,律师作无罪辩护

今天,和孩子这样讲重阳节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旋风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